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东莞在线首页 爆料QQ:165687462 24小时全国热线:400-664-0084
您现在的位置:东莞在线 > 生活娱乐 > 正文
沙亭古渡
阅读[232]作者:东莞在线 来源:dg.net.cn 时间:2007/12/7 14:49:53
   宋遗民陈大震写成并于元朝大德甲辰年(1304年)印成发行的《南海志》,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广东地方志,仅存残本,志书上列有宋朝至元大德年间本邑的河渡已有黄家山、大宁、茶园、沙亭等处。经过近七百年沧海桑田的的变迁,大多数古迹消失了,仅存下来的大都变得面目全非,经过实地考察,基本保持原貌可以称得上古迹的古河渡口本邑只剩下沙亭渡一处而已。

     沙亭古渡位于本邑万江区大汾乡。这里曾有一条宋元时期西行驿道,当地人说,古代东莞及东江地南岸一带从陆路到省城的旅客一般经大汾由村后渡口上船,渡过当时宽阔的大江,在对岸新形成的小渔村望牛墩上岸,走捷径去省城。渡口所在地当时是道沙堤,渡口为来往旅客避风雨而筑的凉亭是建在沙堤上,故当时当地人见景生义取名沙亭,这个渡口的名字就顺理成章叫“沙亭渡”。几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又在沙亭一词的后面加上个“古”字,便读成“沙亭古渡”了。后来沙亭渡口的前方于大江中心又冒(冲积)出一个长形沙洲,叫“担杆洲”,截断了渡船航道,船只便改道前往望牛墩。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驿道改经蕉利、独岗到省城。改道之后,这个当年非常热闹的河渡口变得冷冷清清,只作为人们到担杆洲农耕作为上下渡船用的渡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过了一二百年,沙亭渡口前的小滩涂发育成大滩涂,最后演变成一个陆地沙洲,当地人起名叫“沙滘”,出江面,当地人在小溪出口处用红砂石条建成一个新渡口替代老的渡口,原来的老渡口只作为村民洗衣物等用。新渡口后方二三十公尺处建起一座意在东南西北中都路路通的五通古庙,古庙和渡口经历几百年后至今犹存。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7-2017 www.dg.net.cn 东莞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东莞 粤ICP备14023058